近日,國內高校陸續公布2021年最新碩士招生簡章及專業目錄。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兩所名校取消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學位的全日制招生,引起備考學生關注。
碩士研究生培養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類。近兩年,多所院校已取消部分專業專碩全日制招生。對此,有專家指出,專碩本來就應該更多針對在職人員招生,專碩招收應屆本科畢業生且采用全日制方式培養,和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定位是相偏離的。
9月16日,南京大學研究生院官網發布了“南京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及招生目錄”。據媒體報道,與2020年公布的招生目錄相比,該校取消了全日制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只招收非全日制30人。此前,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已于8月21日在官網發布消息稱,2021級新聞與傳播專碩全日制僅招收推免生源;統考階段統考僅接收非全日制定向就業生源。
兩所知名高校對新聞與傳播學科設置接連做了類似調整,引起新聞學界及業界關注。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表示,新聞與傳播學科的屬性本來就是以實踐為導向,學生培養更加注重技術和實踐層面,與“學碩”相對,“專碩”更加重視職業實踐和應用。
不少高校前兩年已有這一趨勢,除新聞與傳播學科外,不少管理類學科也更偏向于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業考生,“也就是鼓勵已在職人員報考”。
據不完全統計,多所高校的會計、心理等專業的專碩也取消了全日制招生。如哈爾濱工業大學2021年碩士招生專業目錄顯示,2021年該校會計碩士(專碩)只招非全日制。華中師范大學2020年心理學專碩改為非全日制招生,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自2019年會計專碩的所有方向都只招非全日制,西安交通大學的MPAcc(會計專碩)自2018年起不招收全日制統考研究生……此外,南昌大學、長安大學、南開大學、四川大學等多所學校中,均有個別專業作出類似調整。
一直以來,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的新聞與傳播是較為熱門的專業。兩所高校的碩士招生調整消息公布后,不少學生產生疑惑:這是“變相勸退”?另有部分此前一直在備考這兩所院校新聞與傳播全日制專碩的考生,臨時改為備考學碩,或是另做打算。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認為,專碩以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方式招生培養,由各校根據自身情況決定,“一些更重視實踐能力的專碩,需要就讀人員有一定工作經驗,會選擇非全日制招生培養。”
他舉例說,就像MBA,國外都是有經驗的在職人員就讀,我國最初也是這樣,后來漸漸有高校向應屆生開放招生,“學生從校園到校園,怎么結合實踐培養能力?”在熊丙奇看來,從學校到學校,只是滿足了學生對學歷的需求,而不是滿足對人才培養的需求,逐漸取消專碩的全日制招生培養方式才是回歸到人才培養的規律。
此前,相比全日制,“非全”在就業時相對“弱勢”,“非全”研究生就業時被歧視的新聞一度頻發。出于就業和對學歷的需求等因素考慮,考生在報考專業碩士時也多傾向于選擇全日制。
對于部分學生寄希望于通過考全日制專碩提升學歷的想法,熊丙奇認為,這需要轉變觀念,要以提升能力為主導來規劃自身學業發展,而不只是“唯學歷論”。
為解決“非全”研究生遭遇就業歧視的問題,2016年,教育部發文明確,自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國家統一下達招生計劃,考試招生執行相同的政策和標準,培養質量堅持同一要求,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此后,公眾對“非全日制”碩士的看法逐步有所改觀。今年2月14日,教育部又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再次強調,各地及用人單位應為不同教育形式的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機會和落戶機會。